红色档案故事:革命者—李超时
信息来源:连云港市档案馆 发布日期:2021-12-17 浏览次数:

近期热映的影片《革命者》讲述了李大钊在1912至1927年间,积极探索改变中国、拯救民族之路的历程,以及在他引领下的仁人志士、革命先驱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热血故事。在20世纪20、30年代,东海地区也曾经有这样的一位革命者,他深入学生群众之中宣传革命道理、点燃革命之火,他建立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他被捕后置生死于度外、绝不背叛革命。他就是革命者——李超时。今天的档案时空,我们来讲述李超时在海属地区的革命故事。

1.2李超时.jpg

李超时,1906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邳县(今邳州市)岱山乡柴庄村。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家乡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悲惨之中,深深刺痛了他那幼小的心灵。求知报国,拯救人民成了他的远大志向。1927年2月,李超时在恽代英的教育帮助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革命生涯”。

1928年,东海地区的各种资源牢牢控制在地主家族土豪劣绅手中,人民生活在极度的艰难困苦之中。作为当时的海属地区共产党党组织领导人顾浚泉、陆秀夫热衷于在国民党内做官,对人民死活不闻不问,被江苏省委开除出党。时任中共邳县特支书记的李超时和另一党员宋绮云被省委领导人李维汉、陈云看中,安排其来东海建党。他们一到海州便通知当时在东海中学师范班学习的共产党员惠浴宇前来接头,并决定利用星期天以游山为名,在海州城南的白虎山半山腰的“牛眼洞”开会。那天,下着毛毛细雨,他们决定成立中共东海特别支部,由李超时任特支书记,宋绮云任组织委员,惠浴宇任宣传委员,领导东海、赣榆、灌云、沭阳四县党的工作。

三元宫会议油画.jpg

在李超时的领导下,按照“创建共产,为党工作,铁的纪律,死不叛党”四项要求,东海地区的党组织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28年10月,东海特支已建有东海中学、郇圩、白塔埠、板浦4个支部,党员48名,成为领导东海工农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的骨干力量。

虽然,李超时在东海工作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在这短短的一年里,他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了多处多次、声势浩大的对敌斗争。

1.1东海特别支部成立旧址.jpg

海属地区的黄包车工人队伍是随着水陆交通和工商贸易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到1929年初,仅新浦一地的黄包车工人就有500余人,多数是破产的农民。这时,资本家在新浦开办了汽车公司,包揽乘客,卡断了黄包车工人的生路。李超时因势利导,在黄包车工人中发展黄宝龙等人入党,领导工人运动,县委提出口号:“反对公司垄断路线,保住黄包车工人饭碗”。随即发动海州、新浦、大浦、南城、板浦等地黄包车夫1000多人游行示威。他们有的挖公路,设暗壕颠覆汽车,有的直接拦车不让通行。国民党军警对工人斗争进行镇压,逮捕200余名工人。于是,李超时又发动被捕工人家属扶老携幼到国民党政府门前去“索亲人,要饭吃”,进行抗议示威。5月,他又在三元宫会议上专门研究部署再次发动黄包车工人斗争,发动700多名黄包车工人在板浦等地砸毁资本家汽车,迫使当局与工人谈判,释放被捕工人,并答应给工人生路,斗争取得了胜利。

当时的东海中学秉承当局旨意,对进步学生实行高压政策,订立许多清规戒律,限制学生运动,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强烈不满。1929年5月1日,校方召集全校师生员工会议,庆祝国际劳动节。中共党员、学生冯顾仁登上讲台演讲,揭露学校当权者剥削工友,压制学生的丑行,指出他们无权纪念人民节日。广大师生对此十分愤慨,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李超时乘机指示惠浴宇等同志召开会议,进一步发动,并于5月20日,学生再次集中于学校礼堂通过了驱逐学校当权者,革除反动教员,学生暂时管理学校,成立学生纠察队等议案,喊出了“赶走饭桶主任”等口号。学潮展现了中共东海县委领导下的学生运动的力量,振奋了人心,打击了反动当局的气焰。

1929年5月16日,李超时在花果山三元宫内召开党的秘密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东海、灌云、沭阳、赣榆4县党的领导骨干70多人,他们利用花果山香期,扮作香客进山,白天游览,夜间开会。会上,特委代表传达了党的“六大”会议精神,李超时作了形势任务报告,确定了在新形势下党的任务和斗争策略。这次会议,对东海、赣榆,沭阳、灌云等地革命斗争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白虎山翘石.jpg

1929年初夏,资本家开办的云台山树艺公司霸占山林、自设看山队,私订“山规”,禁止以砍柴拾草维生的山民上山,激起山民公愤。李超时将受苦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扁担会”。为了反抗地主恶霸,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举行集体暴动,数千农民挥舞红旗,手持大刀、利斧、扁担,高喊:“除山霸、还山林、救穷人”等口号,群起上山,同国民党反动武装灌云常备队对峙,收缴了地主的枪支,队伍不断壮大。虽然最后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残酷镇压,但也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为以后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李超时领导东海地区革命斗争,得到了江苏省委和徐海蚌特委的肯定。徐海蚌特委在当年年底给江苏省委的报告中指出:“自振华去(东海)后,将那些较好一点的人找到了,同时在最近有相当的发展。”省委称赞:“自振华去东海后,打开了局面,形势有了相当的发展。”

国民党当局对李超时在东海的革命活动,早已注意。1929年6月,国民党当局派出大批军警前往东海镇压人民的反抗,李超时被列为通缉“要犯”。中共江苏省委决定秘密调他到通海(南通、海门一带)任特委书记,继续开展革命斗争,直至1931年6月26日,李超时奉省委指示到徐海蚌巡视工作时被捕。

1931年9月18日,敌人将李超时押向刑场,李超时拖着沉重的脚镣,大义凛然,昂首走过监房的通道,含笑向难友告别说:“革命的火是扑不灭的,活着一定要斗争。”一边走,一边高唱《国际歌》,年仅25岁的李超时壮烈牺牲在镇江北崮山下。

中共东海特别支部成立纪念碑.jpg

李超时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拥有救国救民的志向,留下了探求真理的足迹,创造了英勇杀敌的壮举,捍卫了宁死不屈的气节。革命浩气贯日月,先烈功勋照汗青!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伴山河同在,与日月共辉!



主办: 连云港市档案馆 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72号 电话:0518-85802672  档案征集电话:85803281
备案号: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0109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