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4253367/2018-00042 | 信息分类: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
发布机构: | 市档案局 | 发文日期: | 2018-12-19 |
文号: | 主题词: | ||
信息名称: | 市档案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 ||
内容概览: | 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 ||
时效: |
今年以来,围绕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力解放思想,科学推进档案事业高质发展
制定了“全市档案事业发展高质发展 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并以“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年”为抓手,全面夯实档案工作基础。
1.到期档案接收进馆持续开展。成立5个工作组,对全市144家机关事业单位(包括部分二级单位)室藏档案情况开展“家家到”调研走访,梳理出问题清单,逐一指导解决。截至11月底,已完成45674件,1603卷档案进馆工作。
2.破产企业档案搬迁工作全速开展。完成第一批11万卷破产企业档案整理工作和第二批20万卷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将116家单位4000箱破产企业档案搬迁至市档案馆新馆。
3.与高校的战略合作圆满完成。与淮海工学院合作完成了《连云港地区教育档案汇编》项目的研究工作。
4.乡镇企业和民族工商业档案史料及实物的收集征集工作全部完成。印发工作方案,完成各类乡镇企业档案征集24家,民族工商业12家,档案总数约2000卷(件、张)。
5.“江苏最美家庭档案”征集评选工作取得实效。共向省档案局上报58户最美家庭档案,其中选送的“时代楷模”王继才夫妇家庭档案等成功入选江苏省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市档案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7.乡村记忆档案工作着力推进。出台关于加强村级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举办多期村级档案工作培训班,并确定16个行政村开展乡村记忆建档试点。推进试点村建立村史馆、陈列室,开展口述历史采集工作。
二、积极履职作为,奋力开创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
1.服务大局更加有力。完成省级以上12项和市级30多项重大项目档案的登记备案,开展重大项目专家库人选推荐工作,完成康缘药业技改项目档案验收工作。推进援疆、土地确权、精准扶贫、美丽乡村、河流湖泊等工作的规范建档。接收亚欧大陆桥国际执法安全连云港论坛、农洽会、连博会、第三届状元技能大赛相关纸质、声像档案资料。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组长单位,选派业务骨干下大力气抓好创文档案资料组工作。
2.档案业务基础更加扎实。做好档案馆密集架等内部设施招标采购安装和新馆展厅布展等各项工作。建立档案馆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开展档案馆消防安全培训和档案安全保密讲座,开展保密安全自查。年内共有82家单位通过二星级以上星级复查,180家单位通过星级测评,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28家。积极打造便民档案查阅中心,完善了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对4.2万卷馆藏到期档案进行划控开放,并提供在线自主查询。截止2018年11月,我馆查阅中心共接待利用者9100 余人次,提供档案利用19000余卷次。
3.档案信息化成效更加显著。制定完善标书,开展数字档案馆综合应用系统招标采购工作,完成730万页馆藏文书档案以及部分图片和胶片档案的数字化工作,920万页数字化二期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14个单位通过省5A级数字档案室验收。
4.依法治档更加深入。制定《档案行政执法手册》,出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意见》,分两批次对全市32家单位开展双随机抽查;修改完善《连云港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制定《连云港市政务服务网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连云港市政务服务网电子文件归档移交业务标准与技术规范(试行)》。
5.档案资源结构更加完善。召开地方部分文史专家座谈会,举办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开展“港城记忆”老照片征集评选活动,征集徐培晨作品藏品进馆。全市8个县区约80万卷土地确权档案完成整理和数字化工作。
6.部门形象有效提升。精心谋划“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邀请原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为全市档案干部作《新时代档案工作者新思维》讲座。举办市档案馆馆藏书画、老照片展等专题展览,与连云港日报社合作开办《解密档案“见证改革开放40年”》栏目6期,与电视台合作拍摄《档案·连云港》《档案中的“一带一路”》电视节目。召开“走进档案馆”系列活动暨开放档案新闻发布会,邀请社会公众走进档案。推动创文示范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最美历史守护者”评选活动。今年上半年,市委书记项雪龙、代市长方伟先后考察市档案馆,高度肯定市档案局馆近年来工作。市委书记项雪龙在7月份召开的全市创文工作推进会上点名表扬市档案局破产企业档案的接收、整理工作。
三、2019年工作计划
1.扎实开展档案馆业务建设迎评工作。全面规范馆藏基础管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继续推进破产企业档案整理工作。
2.主动做好机构改革档案工作。强化档案管理监督与业务指导,确保涉改部门单位档案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3.扎实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市档案馆实现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率100%;新增软硬件设备,实现自主查阅功能;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和单位争创5A级数字档案馆室。
4.持续推进档案规范化建设。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推动有条件的单位开展档案工作规范测评和星级创建工作。推动有条件的村建设规范化档案室,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村实行村档乡管。继续做好重大项目档案工作的登记备案和专项验收工作,服务国有企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
5.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着力推进重大活动档案、农业农村档案、中小学档案、医疗出生证明档案监督和服务指导力度;接收各单位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礼品、纪念品、重要表彰等实物档案;征集散存在民间的各类历史资料、老照片等,改善馆藏结构。
6.深入开展档案文化宣传工作。联合广播电视台拍摄《档案·连云港》节目,开设徐培晨艺术展览馆,开展走进档案馆系列活动,精心策划“两微一网”栏目,提升档案部门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
7.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档案干部队伍。加强与淮海工学院的战略合作,支持和鼓励档案干部职工参加学习培训,培养既懂业务,又熟悉馆藏和历史的复合型档案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