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执行会长曹立志带领19位青年企业家代表走进市档案馆,开启了一场“触摸历史温度,感悟港城精神”的独特之旅。
刚踏入档案馆序厅,一件造型灵动的紫砂藏品便吸引了众人目光。这便是由国画巨匠徐培晨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葛军跨界合作的“镇馆之宝——千猴壶”。壶体高达3.7米、直径1.5米、重达1.2吨,以圆雕、浮雕与镌刻技法,将2004只形态各异的灵猴雕琢于壶身,不仅是国内现存体量最大的紫砂艺术作品,更兼具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企业家们纷纷凑近细看,壶身猴子或攀枝、或嬉戏,生动的造型让历史的厚重感多了几分灵动,也让大家对接下来的参观充满期待。
随后,红色珍档展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接续吸引了众人目光。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让企业家们仿佛穿越时空,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洪流中展现的担当与勇气。在现当代名家信札展前,企业家们驻足良久。那些流淌在笔墨间的思想与情怀,让大家在字里行间读懂了风骨与赤忱。查档中心内,从婚姻登记到房产证明,这些看似普通的档案,揭开了档案服务民生的神秘面纱。
在刚刚完工的城市荣誉馆,企业家们对家乡的发展充满自豪,纷纷表示,每一项荣誉,每一个奖牌,都凝结着全市干群的共同努力、不懈奋斗。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馆、特藏展、档案修复室、集控中心等,每一处展示都像一扇窗,让企业家们深切感受到连云港档案事业在数字化、服务效能及馆藏档案资源开发教育等方面的显著变化。
座谈会上,市档案馆党组书记、馆长许思文对青年企业家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档案传承昨天、服务今天、负责明天”“近年来,市档案馆始终坚持‘在中心中找使命、在大局中找位置、在发展中找价值’的工作理念,在全市档案业务层面重抓‘政治首位、安全首本、服务首要、资源首责、开发首义’‘五个工程’,在档案馆自身建设层面突出‘红色精神馆、城市文脉馆、智慧数字馆、智库研究馆、教育示范馆’‘五馆共建’,创新打造‘档案管理阵地、资政辅政要地、赓续精神基地、以档育人高地’‘四个阵地’,积极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城市荣誉馆建设、《连云港史话》十卷本编纂、红色先锋讲述红色档案故事等方式,让沉睡的档案‘走出来’‘活起来’。”
市青企联执行会长曹立志表示:“此次参观,颠覆了对档案馆的传统认知,原来档案事业可以在连云港这片土地上绽放出如此耀眼的光彩。不仅做到了守护着城市的记忆根脉,更成为了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后盾,这样的成绩实在令人赞叹。” 希望档案馆能与企业开展合作,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注入独特的历史智慧与现实动能,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传播。
与会企业家们踊跃发言。有人分享参观感悟:“没想到档案馆里藏着这么多‘宝藏’,港城的发展历程让我深受鼓舞。”有人提出合作设想:“希望能与档案馆联手,挖掘企业发展史料,讲好我们自己的创业故事。”思想的碰撞中,历史与现实交织,责任与担当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