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档案馆:围绕服务民生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信息来源:市档案局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26日,随着灌云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7717件出生医学证明档案进馆,灌云县档案馆全面完成民生档案进馆计划。自2018年11月新馆搬迁完成以来,累计接收73个全宗的档案195857卷308674件。其中接收涉及民生的疫情防控档案5003件、精准扶贫档案11746卷13636件、土地确权档案156307卷、出生医学证明71996件、婚姻档案87868件、退伍军人档案1397卷。该批民生档案及时接收进馆,不仅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进一步丰富我馆馆藏资源,也为我馆更好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为全县居民多途径利用档案奠定坚实基础。

为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提升档案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实效,今年以来,我馆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利用服务。

一是争取支持,形成收集移交合力。县档案局、档案馆及时争取分管领导支持,以两办名义发文督促各单位按时移交到期档案。同时,县档案馆加强与县疫情防控办、县扶贫办(现乡村振兴局)、县卫健委、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协调配合,共同从源头抓好民生档案资源建设,确保档案在形成阶段应收尽收、整理规范。

二是严把质量,确保档案信息准确。今年以来县档案馆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培训班3期,疫情档案、出生医学证明档案、婚姻档案、退役军人档案培训班各1期,还根据各单位需要提供上门指导服务。通过选树典型以点带面的方式,确定小伊镇、妇幼保健院为试点单位,打造精准扶贫档案和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的规范标杆,其中乡镇扶贫文书、项目、一户一档档案整理方案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档案进馆时,工作人员按照档案管理要求逐卷清点、核查,做好登记,严格保证进馆档案质量。

三是形成专库,方便群众查阅利用。我馆为方便群众查阅利用,对接收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民生档案信息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了农村土地使用权登记、出生医学证明、婚姻登记等7个不同的民生档案数据库。通过对原始档案信息的有效开发利用形成了更加方便群众利用的二次开发资源,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利用效率。



主办: 连云港市档案馆 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72号 电话:0518-85802672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0109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3017687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