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专项行动,按照“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求,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擦亮“连心城、贴心港”营商环境品牌,全面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获得感。
对标一流争先进,瞄准全国最高水平,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把各级权限承接好,把各种试点推进好,全面深化首创性、差别化探索,为各类企业营造自主、宽松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坚持“公平法治”,突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环境,有无熟人一个样、大小企业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投资前后一个样。强化“系统集成”,全面梳理各级各部门权力清单,通过集成化协同创新改革,不断优化“一网通办”,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解决好政策碎片化、表面化问题。围绕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水平,系统解决好融资、用工、用能、用地等问题,助推各类企业做大做强。
简政放权提效能。优化政务环境,聚焦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和基层治理需求,加大赋权授权力度,加快审批权限向基层延伸,推动市区同权、重心下移、联网审批。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放宽市场准入,落实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审批职能部门联动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严格限定审批时限,实现全流程监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审批等“一件事”改革,统筹联动“线上专窗”“线下专区”“热线专席”,开展综合窗口和帮办代办服务,推广容缺审批和首问负责制。
规范管理促公平。深化“互联网+监管”,完善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提高事中事后监管实效,推进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广“综合查一次”,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用法治为各类市场主体保驾护航。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联动推进失信惩戒与信用修复,营造诚信社会环境。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规范涉企收费管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强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管理,打造公平中介服务市场。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完善交易制度规则。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服务。
优化服务助发展。加快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推行免证办、掌上办、自助办、跨域通办,推动更多材料“免填免交”、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家门口办”。打造“苏服办”连云港总门户,建设市县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有效支撑“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立常态化政策供给机制,强化金融信贷、减税降费等支持,拓展“苏企通”服务功能,实现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一键直达”。优化人文环境,深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拓展和完善制度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用实际行动留住青山、赢得未来。
审计整改解难题。进一步完善惠企资金直达机制,优化税费服务,降低融资成本,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不规范收费和拖欠行为,清退涉企保证金,推广应用保函,切实减轻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维护公平竞争招标市场,健全招投标制度,清除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严格公平竞争审查。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推动和完善电子招标系统,加强对招投标领域的全流程监管,将违法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实现公共招标资源的公平有序竞争。打造便捷高效政务系统,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协同配合,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完善政务系统评价机制,形成“一网通办”的便捷高效政务系统。(张大虎)
主办: 连云港市档案馆 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72号 电话:0518-85802672 档案征集电话:85803281
备案号: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0109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2 网站地图